我是菲林時期的攝影人,雖然跨越進了數碼攝影的門檻後,更可以說是“義無返顧”的投入、並迷戀上這早已期盼了十多年的攝影模式。
可是,在一次又一次不同主題的外拍活動之後,我對於同行攝友們的指定動作-按完快門馬上檢視螢幕-這一動作有點微詞,卻說不上個所以然來。近期更甚的是,已經開始有人手握一台DSLR,卻用上live view的模式來構圖取景。實在很難想像不久的將來,DSLR在內置了錄影的功能後,還會有著甚麼樣子的拍攝模式?
可是,這的確不關攝影的動作,或是模式。可是,卻又息息相關的。我沒有答案,直到我讀到了dihyang的這一篇文字...
我在細讀及深切的思考過後,我把相機的預視屏幕給熄了。然而,你呢?
註:
在徵得原作者的同意之下,也徵求了攝行狂jazzman和kgworld的意見,決定分享這篇文章。再次謝謝dihyang不吝分享。謝謝^^
我在細讀及深切的思考過後,我把相機的預視屏幕給熄了。然而,你呢?
註:
在徵得原作者的同意之下,也徵求了攝行狂jazzman和kgworld的意見,決定分享這篇文章。再次謝謝dihyang不吝分享。謝謝^^
原文出處:
http://dihyang.blogspot.com/2008/11/blog-post_11.html
dihyang 官方網站 the eye:
http://dihyang.blogspot.com
我曾经也是数码相机的使用者,和绝大部分的数码摄影人一样,选择数码摄影的理由不外是方便、节省、快捷、能立刻预览拍摄画面。但使用一年后,发现我的相片里头完全没有灵魂、没有感觉时,我才警觉原来问题出自数码摄影的操作模式是逆向的,既是“拍了才想”。
我们必须先了解,数码摄影的操作是“逆向的”;而传统菲林摄影的操作模式则是“顺向的”。
数码摄影:看见主题 > 按下快门 > 相机屏幕出现画面 > 放大屏幕观察主题 > 思考
菲林摄影:看见主题 > 观察主题 > 思考 > 心中创造出画面 > 按下快门
这之间的差异对相片造成什么影响呢?
操作数码摄影时,你必需觉知在你按下快门前至按下快门后,及从相机预览相片的那短短几秒内,你脑中是空白一片的,画面并没有在你心中组合,而是在你的相机屏幕上。这表示着什么呢?就是相片不是你创造的,你完全依赖、相信相机为你创造的画面。这也表示,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作品,不会有你的观想能量在里面,你并没有把能量注入,而让它看起来毫无生气!如果你开始观察,你将发现同是使用数码摄影的两位朋友,作品之间其实真的并没有很大的风格区分,最多你就只说得出谁的颜色较漂亮、或构图比较好看、或比较锐利、或是出自Nikon或Canon罢了。摄影可不是这么肤浅的玩意吧...
而菲林摄影的操作呢?却是想了才拍。先是观察主题,然后在心中清楚地创造出画面来,才按下快门。(心中的画面必需越清楚越好!是的,这将使摄影的过程变的很慢。相信我,越是慢,相片越是被你注入更多的能量。)也就是说,在按下快门前,你已“得到”那相片了。Ansel Adam 也提倡 Visulization,通常被译为“观想”,我们第一次接触相机,便是透过镜头看这个世界,信任这机器会为我们抓住一些我们“看见”的“东西”。英文用“shoot”、“take”这两个字,但这还是流于粗浅单纯地纪录画面罢了。真正的摄影,该是用“make”这个字,来表示外在与内在活动交感共鸣的情况。这就是我title上那一句话的意思“你相信眼睛所看见的事物吗?是看见后才相信?还是相信后才看见?...”
如果你不认同我所说的,请试着在你拍照时,把你的数码相机屏幕关掉,完成整个摄影过程后才打开预览。如果这样做而让你感觉没安全感、茫然且不知所措的话,请再一次认真的思考我以上所说的。
如果你是数码摄影人而读了这文章后有点不爽,别生气,我请你吃pandan cake...
POSTED BY DIHYANG AT 2:35 AM。TUESDAY, NOVEMBER 11, 2008
http://dihyang.blogspot.com/2008/11/blog-post_11.html
dihyang 官方網站 the eye:
http://dihyang.blogspot.com
(kaye)
《菲林能量》
应该很多人已发现,我是一个100%以传统菲林摄影的老土怪。什么原因让我有这份坚持呢?我是一个new age信仰的人,我相信万象由心生的理念,既是心念能量创造这实体世界。这么干涩玄门的东西又与摄影有何关系呢?
应该很多人已发现,我是一个100%以传统菲林摄影的老土怪。什么原因让我有这份坚持呢?我是一个new age信仰的人,我相信万象由心生的理念,既是心念能量创造这实体世界。这么干涩玄门的东西又与摄影有何关系呢?
我曾经也是数码相机的使用者,和绝大部分的数码摄影人一样,选择数码摄影的理由不外是方便、节省、快捷、能立刻预览拍摄画面。但使用一年后,发现我的相片里头完全没有灵魂、没有感觉时,我才警觉原来问题出自数码摄影的操作模式是逆向的,既是“拍了才想”。
我们必须先了解,数码摄影的操作是“逆向的”;而传统菲林摄影的操作模式则是“顺向的”。
数码摄影:看见主题 > 按下快门 > 相机屏幕出现画面 > 放大屏幕观察主题 > 思考
菲林摄影:看见主题 > 观察主题 > 思考 > 心中创造出画面 > 按下快门
这之间的差异对相片造成什么影响呢?
操作数码摄影时,你必需觉知在你按下快门前至按下快门后,及从相机预览相片的那短短几秒内,你脑中是空白一片的,画面并没有在你心中组合,而是在你的相机屏幕上。这表示着什么呢?就是相片不是你创造的,你完全依赖、相信相机为你创造的画面。这也表示,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作品,不会有你的观想能量在里面,你并没有把能量注入,而让它看起来毫无生气!如果你开始观察,你将发现同是使用数码摄影的两位朋友,作品之间其实真的并没有很大的风格区分,最多你就只说得出谁的颜色较漂亮、或构图比较好看、或比较锐利、或是出自Nikon或Canon罢了。摄影可不是这么肤浅的玩意吧...
而菲林摄影的操作呢?却是想了才拍。先是观察主题,然后在心中清楚地创造出画面来,才按下快门。(心中的画面必需越清楚越好!是的,这将使摄影的过程变的很慢。相信我,越是慢,相片越是被你注入更多的能量。)也就是说,在按下快门前,你已“得到”那相片了。Ansel Adam 也提倡 Visulization,通常被译为“观想”,我们第一次接触相机,便是透过镜头看这个世界,信任这机器会为我们抓住一些我们“看见”的“东西”。英文用“shoot”、“take”这两个字,但这还是流于粗浅单纯地纪录画面罢了。真正的摄影,该是用“make”这个字,来表示外在与内在活动交感共鸣的情况。这就是我title上那一句话的意思“你相信眼睛所看见的事物吗?是看见后才相信?还是相信后才看见?...”
如果你不认同我所说的,请试着在你拍照时,把你的数码相机屏幕关掉,完成整个摄影过程后才打开预览。如果这样做而让你感觉没安全感、茫然且不知所措的话,请再一次认真的思考我以上所说的。
如果你是数码摄影人而读了这文章后有点不爽,别生气,我请你吃pandan cake...
POSTED BY DIHYANG AT 2:35 AM。TUESDAY, NOVEMBER 11, 2008
2 則留言:
在菲林時代,拍到不是想像中的圖片是一個浪費.因為不少的金錢時間將投注在那35mm方格裏,而練成"想好好才拍"的習慣. 没有螢幕的相機,心中的畫面必須要靠累積的經驗和(菲林特性+快門+光圈)想像才能事半功倍.
熄了預視功能也是個不錯的自我訓練.
好!我也來.
我也是从菲林跨越数码的摄影人。科技的发达造就了人类思考模式的转变。按了快门才想或者是想了才来按快门,就关乎个人的觉知和领悟。从一千张数码片里只有数十或者十数张可以“见得人” VS 三十六张胶卷片里有十五张可以“见得人”,看官们要哪一个?
張貼留言